社科网首页| 客户端| 官方微博| 报刊投稿| 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188体育网址

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2021年11月12日来源:《成都日报》2021-11-03作者:中国社科院 成都市社科院联合课题组

课题组执笔人:

张其仔,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周灵,成都市社科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

雷霞,成都市社科院博士、成都市金沙智库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陈姣姣,成都市金沙智库研究会高级经济师。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公开发布,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迈上了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是新阶段下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其本质特征是以中心城市的有效溢出为支撑,带动区域共同发展。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不仅要当好增长极中的“火车头”,更要当好经济圈中的“动车组”。

汇聚跨越发展新势能

以世界城市为目标做强极核功能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进行了系统谋划,特别是作出了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要求成都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成都要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必须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产业、人口及先进生产要素加速流动和高效集聚,做强极核功能支撑,提升成渝地区战略优势、区位能级和发展格局。

持续强化国际门户枢纽功能。构建国际航空大通道,加快推进“两场一体”协同运营,形成辐射全球的洲际骨干航线和覆盖亚洲的中短程快线网络。构建国际铁路大通道,布局“纵贯南北、横贯东西、四向联通”的国际铁路通道体系。构建数字信息大通道,加快建设国家级信息节点、数据中心和国际信息港,提升国际通信服务能力和质量,打造“一带一路”重要信息通信节点。

增强国际开放平台集成功能。强化天府新区开放主引擎功能,加快直管区总部经济平台、国别贸易合作平台等建设。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探索,推动国家授权事项直接下放,探索更加便利的贸易监管制度,建立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要素服务体系。高质量推进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示范项目建设,着力提升中德、中法、中意、中韩、新川等国别合作园区共建层次,增强国际资源链接能力。

突出现代产业协作引领功能。把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加快推动形成“三区三带”专业化分工产业协作体系,协同打造形成若干万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聚焦人工智能、氢能、下一代信息通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北斗星链等重点领域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强化产业体系的国际合作能力,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人才链。

提升人口综合承载服务功能。强化人口规模调控与引导,提升郊区新城和城市新区人口密度。加快推进首批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统筹构建覆盖全区域全人群、均等化、普惠化、便利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服务供给与人口流动迁徙和区域功能疏解精准匹配、动态平衡。创新先进营城理念、厚植独特生态本底、塑造鲜明生活特质,不断增强人口和经济承载力。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增强创新策源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历史性交汇期,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关键。成都需要以创新引领经济组织方式变革,进一步构建多层次、多维度创新生态系统。

推动基础创新能力提质升位。强化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以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为引领,着力推动硬科技引入和黑科技转化,吸引集聚国际一流科研院所、创新团队和世界级大科学装置、大科学工程,形成西部创新策源地和成果转化高地。按照“原始创新、二次研发、产业实体、资本投资”全链条贯通路径,激活蛰伏的创新发展潜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和量产。强化高新技术人才支撑,在关键技术领域形成以领军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团队,加强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主的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吸引高端人才聚集。

推动新经济新业态聚势领跑。夯实新经济发展基础,支持企业独立或牵头组建“创新应用实验室”,围绕人工智能、网络协同制造、云计算和大数据、生物技术、区块链等硬核技术和接口标准,开展市场化应用攻关,为场景突破提供技术支撑。厚植新经济培育土壤,完善“城市机会清单+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创新应用实验室”供给机制,建设创新产品“线上发布大厅”,推动新经济创新产品供需对接。

推动国际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企业开办全流程“一件事”便利化改革,探索建立跨行业多证联办机制。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告知承诺”制度,放宽市场准入、下放审批事项、精简办事流程。完善公平公正的综合监管制度,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部门协同、联合监管的工作机制。深化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行“互联网+监管”,健全市场主体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

塑造未来城市新形态

以融合共生为愿景推动城市空间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要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要承载更多产业和人口,发挥价值创造作用。成都要以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为引领,打破行政区划思维约束,以经济区、城市群的思维拓展城市功能布局的边界,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承载力。

优化“三生相宜”的空间体系。优化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体系,加快编制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合理配置空间资源和发展要素,促进内部和外部空间、增量和存量协调发展。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健全森林、湿地、湖泊、林盘等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控制度,建立健全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有偿使用机制,凸显生态的价值体现。

完善差异协同的功能体系。把成都都市圈建设作为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支撑性工程和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牵引性工程,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积极创建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强化区域差异化、互补性功能定位,加快城市功能组团布局,按照功能复合、职住平衡、绿色交通、配套完善、布局融合的原则,布局中小产业单元,推动产城一体、职住平衡发展。

构建适度超前的服务体系。营造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统筹布局重大区域型公服设施及功能性设施。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主动对接市民差异化需求,创新供给模式、手段和内容,促进“供”与“需”的精准对接。建立数据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和及时维护机制,预测公共服务需求变化趋势,增强适应城市发展变化能力。

打造生态宜居新家园

以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提升宜居生活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成都要坚持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城市理想和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打造承载美好生活向往的未来之城,塑造吸引人留住人的核心竞争优势。

描绘城市生态优美画卷。筑牢公园城市生态本底,在全域“三区三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的生态格局,划定生态绿隔区并加强管控。构筑和谐共生的自然生境,在全市构建三级生态廊道网络,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塑造碧水蓝天的优美环境。打造世界级生态引领工程,以大熊猫国家公园等重点工程为牵引,优化生态空间、提升生态质量。

创新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大力推行“公园+新消费”模式,引进世界前沿的时尚消费潮流和消费模式。持续推进创新试点,深入推动碳中和碳达峰建设,深化公园绿地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生态建设成本定向提取、生态补偿等制度,平衡生态建设投入产出。构建生态资源市场化运营机制,创新生态系统价值核算体系,建立城市生态资产统计评估交易系统,探索运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手段激活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形成完整的生态经济价值链。

厚植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构建绿色开放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的三网融合绿色交通体系,统筹地面和地下交通,强力推动轨道、公交加速成网。强化绿色消费政策引导,推广节能环保产品,促进绿色消费需求,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

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以人民为中心构筑超大城市治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成都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建设健康、安全、韧性城市的标准,全方位调动社会力量形成具有超前性的城市治理模式,推动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以场景逻辑打造普惠公平共享空间。打造共享的公园社区,从“在社区中建公园”转变为“在公园中建社区”,改善社区内部和城市区域间的空间可变性与互融性,形成层次丰富、形式多元的公园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打造共享的公园街区,加快推进“八街九坊十景”区域的自然生态本底、文化遗产空间、绿道系统网络等相互融合,积极开发高附加值文创消费产品和模式,促进城市人文在多元互鉴、古今相融中不断绵延。

以多元参与深化共建共治共享体系。完善党建引领机制,继续完善“一核多元、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机制。探索多主体共建共享的综合开发营城新模式,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寻找城市合伙人、战略合作者,系统解决传统建设方式中存在的城市品质不高、产业活力不足、土地集约利用不够、城市维护运营不善、政府债务累增等问题。

以数据赋能提升城市智慧治理能力。开展智慧城市大脑建设,建构城市智慧生态、智慧停车、智慧能源、紧急救助、智慧市政等智慧管理平台。大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依托互联网基础设施,广泛布设智能监控探头、烟雾传感器、环境传感器等覆盖城市社区的感知终端物联网设施。运用智慧手段增强民众参与度,鼓励居民通过新技术途径参与城市治理,建立高效、扁平化的公众参与模式。

以韧性视角健全完善城市应急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应急管理体系,加快布局建设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健康管理数据中心等项目。健全城市应急资源保障体系,完善应急物资综合管理,优化储备布局和方式,加强物资设备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多层次储备体系。维护城市秩序和安全,强化房屋建筑、城市桥梁、建筑幕墙、隧道等工程建设和运行使用的安全监管,保持供水、供电、供热、供气、交通、救援线路等城市生命线系统的畅通,健全城市抗震、防洪、排涝、消防等综合防灾体系和应急设施建设。推广实施公共设施平急两用改造,提升平急转换能力。

张其仔,周灵,雷霞,陈姣姣. 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N]. 成都日报,2021-11-03(006).

分享到:
Baidu
map